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马伟一行3人
赴乌兹别克斯坦调研总结报告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语言相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服务国家战略,搭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语言的语言文化等交流,青海民族大学“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马伟一行3人于2019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学术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 开展民族语言文化调研
本次出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语言文化调研,获取第一手的语言文化资料。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领土面积44.89 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该国共有人口3337.58万万人,约130个民族。主体民族为乌兹别克族,占人口总数的80%。其他民族有: 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本次调研主要获取了乌兹别克语的语言情况,记录了1000个乌兹别克语词汇,200个乌兹别克语的句子,5个乌兹别克语的儿歌和故事。并将乌兹别克语与撒拉语的语言特征进行了比较。
此次调研首次将乌兹别克语与撒拉语进行了语言文化对比,“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重点研究中亚国家的语言文化对比,着力撰写一系列的中亚国家语言文化调研报告,为一带一路的语言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开展汉语教学及汉语推广现状调研
此次出访的重要目的是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汉语教学及汉语推广现状进行调研。2019年12月20日我校文学院副院长马伟等一行3人到塔什干孔子学院进行调研。
2005年 5月7日,塔什干孔子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这是中国在海外签约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享有“世界第一孔院”的声誉。国家汉办向乌兹别克斯坦输送了大量汉语书籍,派出了多名汉语教育专家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汉语图书馆。学院创办已有十数年,也陆陆续续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汉语人才,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东方学院也设立的汉语系,进一步加强了汉语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推广力度。本次调研中马伟等人与东方学院负责人进行了会谈,针对汉语教材的出版、师资培训、交换生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会后,在东方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马伟等人参观了孔子学院,观摩了孔子学院的课堂,并与孔子学院的师生进了座谈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自古联系密切,文化传承与联系更是连绵不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又将两国文化交流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文化的交流和建设中,孔子学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仅为两国文化交流架起了友谊之桥,同时还为各个层级的文化合作及交流互动搭建了各种平台。此次调研,也为青海民族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三、建立校际间的合作关系
此次出访共访问了4所高校,分别是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塔什干国立尼扎米师范大学、塔什干乌兹别克语大学,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马伟一行3人此行,代表学校分别与这4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和校际间的合作关系。
2019年12月16日,马伟一行3人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校长进行了友好交谈,双方都表示愿意在学术交流、师资互派、学生交换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2019年12月19日,马伟一行3人对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尼扎米师范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尼扎米师范大学国际交流部的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谈,双方都表示愿意在学术交流、师资互派、学生交换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双方在会上口头达成了初步的协议,纸质版协议已经由马伟带回学校交由校领导批示。
2019年12月20日,马伟一行3人对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乌兹别克语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塔什干乌兹别克语大学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谈,双方都表示愿意在学术交流、师资互派、学生交换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2019年12月20日,马伟一行3人对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的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谈,双方都表示愿意在学术交流、师资互派、学生交换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双方就教材出版、师资培训等议题达成了口头协议。
马伟一行3人赴乌兹别克斯坦的调研活动意义颇丰。虽然行程比较短,但各位老师非常珍惜此次调研机会,马不停蹄地开展调研活动,每天白天调研,晚上加班整理材料。不仅搜集到了大量的语言文化资料,而且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几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此次调研活动为青海民族大学“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青海民族大学“一带一路”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
上一条:青海民族大学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合作交流一览
【关闭】